Sleepless AI中文网
你的位置:YLD中文网 > Sleepless AI中文网 >
电影选角观察
发布日期:2025-01-10 12:04 点击次数:64
为新电影选择合适的演员,是导演完成拍摄制作的重要一环,更是出品公司或独立制片人运营电影项目的重要步骤。在投资方、发行商不了解剧本题材、导演风格和完成片水平之前,在观众走进影院之前,演员阵容是判断新影片的最主要因素。国内一家影视公司经过调研,得出了“一个演员对于观众决策买票占的比重大概在43%”的结论。(1) 演员中选有两个主要条件,一是形象气质和表演能力符合剧本规定和导演要求;二是在投资方的投入产出预期之内,得到片酬和分成。 在好莱坞,选角是一个专业领域,专业人才以及各种类型演员的价值评估档案足以支持选角的流水线运作。由于近年观影人次和利润不断下滑,明星参演的市场回报率评估工作比以往更受重视。在中国,演员副导演推荐配角人选的工作处于项目的执行层面,主角人选则是项目的高层管理者站在运营策略层面权衡并拍板的。 选角不光决定艺术创作,更影响着项目运营,商业回报。让选角作用于电影叙事,进而在电影营销中发挥正面作用,似乎只有少数大师级导演才具备这项本领。 美国导演罗伯特·阿特曼曾说:一个项目的演员选对了,导演和制片人75%的工作就已经完成了。(2) 一、演员还不是明星 1.好故事制造明星 回望《罗马假日》中的奥黛丽·赫本,《毕业生》中的达斯汀·霍夫曼,《辛德勒的名单》的利亚姆·尼尔森和拉尔夫·费因斯,《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娜塔丽·波特曼,《钢琴师》男一号杰弗里·拉什,以及《水果硬糖》里的艾伦·佩姬等等,许多表演领域的新人、或有表演经验但无银幕代表作的演员在电影上映后一夜成名。还有《归心似箭》的斯琴高娃,《老井》的张艺谋,《红高粱》的巩俐,《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夏雨,《喜剧之王》推出的张柏芝,《榴莲飘飘》的秦海璐,甚至《暮光之城》的罗伯特·帕丁森,《色戒》的汤唯……他们扮演的角色,要么性格突出,色彩鲜明;要么内心丰富、外化强烈;要么形象出众、气质袭人。新人创造奇迹,无不依赖剧本提供了生动鲜活的人物,完成了电影,成全了自己。电影《罗马假日》发行海报。 这些银幕新面孔是作为新角色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可以使观众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上。假如同一角色改由明星扮演,在影片营销过程中,发行方就必须(也可以说不得不)让明星而非角色信息“先入为主”。 新市场的新面孔,也是制片人选角的一个思路。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电影《天使在人间》在中国上映,许多观众和男主角一样迷上了“天使”艾曼纽·贝阿特。其实,艾曼纽·贝阿特在赴美拍摄本片前因扮演《甘泉玛侬》女主角已经在法国走红。作为美国(并依托其发行渠道走向全球)的新面孔,天使的超凡出尘的银幕效果除了演员本身的条件外,法国演员与美国演员的气质差异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2.升级之前物美价廉 相比明星们的高额片酬,银幕新面孔对投资方最大的优势就是“物美价廉”,合作中“更听话”。 在史诗巨制《乱世佳人》开拍前,有1400名演员参加女主角试镜,其中不乏凯瑟琳·赫本、诺玛·希拉、贝蒂·戴维斯、芭芭拉·斯坦威克、琼·克劳馥、拉娜·特纳等好莱坞明星。千帆过眼。制片人大卫·塞尔兹尼克还是选中了来自大洋彼岸的费雯·丽扮演原著中的斯嘉丽·奥哈拉。实际上,制片方曾对斯嘉丽的扮演者展开民意测验,在数百张选票中,费雯·丽只得到两张。影片上映后取得了巨大成功,并获得最佳影片和最佳女主角等八项奥斯卡奖。 《乱世佳人》的选角成了塞尔兹尼克和电影界的经典案例。影片制作期间,作为女主角的费雯·丽工作了125天,片酬为2万5千美元;明星男主角克拉克·盖博工作了71天,片酬高达12万美元。 一跃龙门,身价倍添。成为明星的演员们常常身不由己奔向“钱途”。面对经纪人在商言商的开价,当初的伯乐们也不得不接受“他/她已经不是成名之前”的现实。 当然,“价廉”也有血本无归的风险。因为影片失败或选角失误,把新人的首部影片变成了最后一部,这样的例子也不胜枚举。电影《阿凡达》发行海报。 3.点石成金的法则之一 好莱坞制片厂“点石成金的法则”据说是华特·迪士尼首创,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乔治·卢卡斯完善的。打造卖座大片的九条法则分别对影片题材、主人公、冲突、结局、视觉效果和男女之情的展现作了规定,还有一条更是选角的金科玉律:“影片的演员不都是明星——至少他们不能获得总收入的最大份额。”(3) 审视电影史上卖座影片的前五名《阿凡达》《泰坦尼克号》《复仇者联盟》《哈利·波特和死亡圣器(下)》《冰雪奇缘》,加上《魔戒》《星球大战》等等,不难发现,在项目运作之初制片人就设定了演员片酬支出占总预算和未来收益的界限,把相当比例的投资花在了制作上。 二、明星效应的正负值 “所谓明星是指那些银幕形象远远超出他/她的表演总和的演员。”(4)“明星制提供了一条根本的途径,通过它好莱坞可以为观众对影片情节和人物命运的预测提供保证,特别是当明星们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影片情节在创新与传统之间保持了很好的平衡的话。观众能很快认出明星,甚至包括他们所演过的影片以及其公众形象,这引导观众对明星们的表演有了一定的期待,这种期待最终导致一种相对固定的观影经验。”(5) 1.角色认同与营销砝码 汤姆·克鲁斯曾主演《碟中谍》系列及《少数派报告》《借刀杀人》《遗落战境》等动作片,角色类型特征鲜明。观众得到其新片《明日边缘》的信息,自然期待男主角的动作场面和视觉效果。 在贝托鲁奇拍摄《末代皇帝》时,片中欧美观众熟悉的大明星只有彼德·奥图尔一人。彼德·奥图尔演艺生涯中最著名的角色则是“远离文明世界”探索“我是谁”的阿拉伯的劳伦斯。选择他扮演溥仪的老师庄士敦,有效地强化了庄士敦对溥仪的影响。 英国演员丹尼尔·戴·路易斯自《我的左角》成名以来,先后成功演出《布拉格之恋》《最后的莫西干人》《因父之名》《纯真年代》《纽约黑帮》《血色黑金》《林肯》等影片,被评论界誉为“可以扮演任何角色”。作为明星,他的名字就是电影质量的保证。 演员赵丹是中国文化部1962年评出的“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他的一半代表作都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从民国时期的《马路天使》《乌鸦与麻雀》到新中国以后的《武训传》《聂耳》《林则徐》《烈火中永生》,明星效应一直对他的观众们发挥着影响力。 因为长期合作,有些明星已经成为导演作品风格的标志。比如莫尼卡维蒂·对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三船敏郎对黑泽明,梁朝伟对于王家卫,李康生对于蔡明亮等等。 “在这样一个行业中,每部新片都是一件未被检验的商品,在一定程度上,一位已经被捧红的明星的存在保证了一部影片新风险资金投入的回收。”(6) 明星的光环效应导致购票行为,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明星以往银幕形象和媒体传播留给观众的记忆;二是发行营销的“新电影新角色,新期待”;第三是追星族的情感投射,如杨丽娟对于“刘德华电影”,如郭敬明、杨幂的粉丝对于《小时代》。 明星身价大多与其艺术成就相关,好莱坞“二千万美元俱乐部”的成员大多是奥斯卡奖的得主,甚至常客。但是,票房号召力未必代表艺术成就,在中国,许多制片人已经把自媒体粉丝超千万作为挑选青年角色的门槛。 明星提高了观众对影片的关注度,如果不是几位奥斯卡级别的演员,2014年上映的《盟军夺宝队》的票房不会比现在更高。 与银幕新面孔“价廉”相对应的,是明星们“一分钱一分货”。在美国,独立制片人一旦与明星签订演出合约,就可以利用明星的名气在国外预售影片,并找到美国发行商。还可以巧用各国政策申请补贴、进行融资。例如,施瓦辛格主演《终结者3》要求的酬劳是2925万美元,还提出影片如果达到“盈亏平衡点”后得到全球市场20%的分成。独立制片人卡萨和瓦杰纳为了拿到这位明星的演出合同,除了接受条件,别无选择。虽然影片的总预算高达1.873亿美元,但卖出北美、日本和其余地区的放映权,就可收回1.490亿美元。(7) 近年来演员、导演们的薪水因为好莱坞的整体不景气相应减少了许多。据称小罗伯特·唐尼经过经纪公司重新谈判提高了票房分成比例,才从《复仇者联盟》中拿到了5000万美元。片中的其他演员如塞缪尔·杰克逊和斯佳丽·约翰逊只能拿到400到600万美元。(8)结账后的票房分成或许不符合明星们的期望,但有价无市慢慢被人遗忘显然更糟。 2.好的更多,或坏的更多 明星对于影片,就像火药配料对于烟花。烟花燃放成功,火药配料会绽放焰火;如果烟花升空失败,损失和伤害恐怕在所难免。 文化产品的生产规律是,即使系列片的前几部都获得了成功,下一部的创作仍是从头开始。以《独行侠》为例,约翰尼·戴普主演过《加勒比海盗》系列片票房大卖,奇幻动作类型又是制作人布鲁克海默的特长,但这样的“保险组合”仍然催生了一部口碑和票房双双失败的电影。 根本请不起明星的好莱坞惊悚悬疑片《灵动:鬼影实录》,却以15000美元的超低成本赚得了1.93亿美元。 无论如何,影片的质量都是第一位的。但明星提高了电影项目的盈亏平衡点。有人统计,好莱坞多数采用大明星的影片并不能取得更好的边际效益,因为多卖的钱还不够支付明星工资。布拉德·皮曾特表示,电影《墨西哥人》的失败,原因是选择他和另一位明星朱莉亚·罗伯茨担纲。 电影人焦雄屏曾表示,(中国内地电影市场)每部破亿电影一站出来都是一排明星,导致内容越来越制式。“很多电影不好看,创意没有办法发挥,成本都被大明星拿走了,还剩什么?这是发行老板在项目里面扮演催化剂的作用远超过导演自信的表现。”(9) 卡士阵容越大,级别越高,观众对电影的期待越高,影片的口碑无论正负都会被放大。《东邪西毒》和《建国大业》观影过程都被称为“数星星”。因为片中明星太多,让观众在戏剧情境中走神:“这不是哪个谁谁吗?”直接影响了观影效果。 市场的变化增加了明星和粉丝间的不确定因素。很多明星并未获得“哈里森·福特就是印地安纳·琼斯”“葛优代表冯氏喜剧”的认同,让观众面对海报上的头像仍然无法对其新片作出判断。观众也是容易遗忘的,发行方的营销文案不得不把忠实粉丝也当成傻子处理。罗伯特·雷德福出现2014年《无处可逃》的海报上,姓名下方的提示是“奥斯卡影帝”和他最近一部作品“《美国队长2》”。年轻观众或许对海报上的希亚·拉博夫更为熟悉,雷德福当红毕竟是四十年前的事了。 3.电影类型不同,合约条件不同 如果剧本提供的角色类型在明星演出履历还没未出现过,对明星决定(甚至降低片酬)出演往往有正面作用。例如,林青霞与徐克合作《刀马旦》《东方不败》的两次男装造型都成了她的经典,也为观众津津乐道。 商业片让明星赚钱,成功演出艺术片才能获得同行的尊敬。 在英国长大的张曼玉不是扮演阮玲玉的第一人选。她把《阮玲玉》作为摆脱“银幕花瓶”的机会。为此,张曼玉)付出大量时间,从学习化妆、穿旗袍生活开始一点一点贴近人物。最终 ,张曼玉凭本片获得了第4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在华人影星中确立了她的独特地位。经常扮演警察(或贼)的任达华因为喜爱《岁月神偷》中的父亲角色,以编导“非常非常惊喜的价钱”参加演出。精彩的表演为他赢得了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反串是通过产品变异的形式来延伸一个明星票房潜力的方式。它还提升了明星作为一个伟大演员的形象。”(10)李连杰一改功夫明星形象,主演《海洋天堂》,让这部孤独症题材的文艺片得到更大的关注。2009年,乔治·克鲁尼只拿了200万的预付款,就同意出演成本仅为2500万的《在云端》。明星们商业片随行就市、文艺片“让利销售”的方式,不光给预算不高的项目启动机会,也往往给自己的演艺生涯柳暗花明的转机。 伍迪·艾伦是很多大明星期待合作的“小众”导演。他总能以很少的预算吸引全明星阵容。据估算演员低薪就为他的每部电影节省两千万美元。(11)1994年,叙事打破常规的电影《低俗小说》不光让乌玛·舒曼、布鲁斯·威利、塞缪尔·杰克逊、蒂姆·罗斯等明星倍受热捧,更让“过气”明星约翰·特拉沃塔事业再上高峰。该片总投资800万,特拉沃塔(不含上映后分成的片酬)只有14万。(12) 如果投资方或制片人能以风险共担、利益捆绑方式请到明星出演,即使是商业片也能减少前期投资,降低项目风险。作为索德伯格制片公司的合伙人,乔治·克鲁尼首先答应出演公司的《十一罗汉》,先自降片酬,再去说服其他人。经过努力,他的老友布拉德·皮特、朱莉娅·罗伯茨纷纷加盟。马特·达蒙到位后,又请来了好友本·阿弗莱克的弟弟卡西·阿弗莱克。电影《十一罗汉》以8500万美元的成本组合明星阵容,并在全球累计收获了4.4亿美元的票房收入。 三、选角作用于叙事 “角色只有在叙事结构的位置上才有意义,而不是明星对这个角色的赋形与表现。”(13) 在2014年上映的《北京爱情故事》中,斯琴高娃(角色)为王庆祥(角色)征婚,二人的关系和征婚动机都是悬念,征婚对象金燕玲的出现也让观众猜不到结局。在发行方的映前海报上,斯琴高娃和王庆祥与其他几对情侣同时出现,让故事的悬念不再是悬念了。 在“靶场”或称“密室逃生”情节的悬疑惊悚电影里,观众几乎见不到大明星。对观众来说,当银幕上出现你死我活的场面,制片人高价请来的大明星和一堆“打酱油的”一起杀戮逃亡,谁是幸存者一目了然将是糟糕的观影经历。 因为有明星,所以没悬念,是选角最常见的失败。 没明星,有悬念的代表作,是选角成功的《哭泣游戏》和《异形》(雷德利·斯科特导演)。因为杰伊·戴维森的形象和表演太过女性化,《哭泣游戏》不得用裸戏来“验明证身”,实现人物关系及情节关系转变,震惊了观众。《异形》以“在太空中没有人能听到你的尖叫”为广告语。影片匠心独具地选择参加过几部影片拍摄,但都没成主演的演员们,让观众很难判断谁会成为最后的幸存者。在片头字幕上,演员们的名字也以同样大小的字体一个接一个出现,出现的顺序也不能让人察觉到他们之间谁显得更重要些或他们扮演的角色会活得更长点。事实上,女主角西格妮·韦弗在“群戏”的掩护中,更象炮灰或花瓶女郎。观众禁不住猜测她不是首先被杀,就是在最后关头被“英雄”所拯救。这种不确定性强化了影片的悬念,更凸显角色的女英雄形象。这正是项目选角的高明之处。 悬疑片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取于演员。《非常嫌疑犯》成为众多影迷心中的经典,精彩的剧本和一战成名的凯文·斯帕西居功至伟。电影《惊魂记》发行海报。 有明星,有悬念的《惊魂记》是希区柯克的代表作之一,更是选角作用于叙事的经典个案。 在《惊魂记》中,珍妮特·利扮演的女主角玛莉安在开场半小时内就被杀死。希区柯克说:“观众总是未卜先知。”“在影片放映到三分之一的地方就杀死女明星,这不合乎惯例。我呀,我故意把她杀了。因为这样一来,谋杀就更出乎意料。况且,我坚持这样做,也正是为了让观众在影片开始之前进入影院,以免迟到的人在女主角前脚离开银幕后,还眼巴巴地等着看到她!”(14) 在营销方面,希区柯克经营悬念的能力与其导演手法不相上下。他不光要求《惊魂记》全体制作人员宣誓对剧情及故事的结局严格保密,绝不泄漏任何细节。他还煞有介事地聘请了“母亲”的扮演者,并对外宣布了几位候选者的名单,实际上在剧本中根本没有“母亲”一角的场面。 四、结语 演员(或明星)让观众认同或拒绝银幕上的故事,选角决定电影的成败。 没有好剧本,或导演能力不足,选角和营销的结果,常常是明星演烂片。 银幕新人的机会只有一次,但新面孔带来的可能性,往往是明星们永远失去了的。 市场造就了明星机制,明星片酬也能代表市场。 一个健全的电影行业,应该有以赚大钱为目的商业片,也有质量上乘但未必赚钱的艺术片。 参考书目: (1)搜狐娱乐 选角的故事 _1.shtml (2)迈尔·史雷波曼,《独立影视制片人手册——制片创作大全》第五章,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年2月第1版 (3)爱德华·杰伊·爱波斯坦 ,《好莱坞的金钱法则》 第五部分,金城出版社 2011年3月第1版 (4)约翰·贝乐顿 ,《美国电影美国文化》 第五章,世纪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年4月第1版 (5)理查德·麦特白, 《好莱坞电影》 第5章,华夏出版社 2005年1月北京第1版 (6)约翰·贝乐顿,《美国电影美国文化》 第五章,世纪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年4月第1版 (7)爱德华·杰伊·爱波斯坦 ,《好莱坞的金钱法则》 第二部分,金城出版社 2011年3月第1版 (8)leofreak 卢蒂诺 乔克曼 《新王当立?好莱坞危机与美剧崛起》,《环球银幕》2014年第6期 (9)搜狐娱乐 选角的故事 _1.shtml (10)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 第12章,华夏出版社 2005年1月北京第1版 (11)克莉丝汀·汤普森,《好莱坞怎样讲故事》第一章,新星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 (12)周黎明,《莎乐美的七层纱》《明星片酬》,广东省出版集团 花城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13)杰里米·G·巴特勒,《明星制度与好莱坞》,引自杨远婴 《电影理论读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2年1月第1版 (14)弗朗索瓦·特吕弗,《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13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本文首发时间为2014年6月 作者简介 陈学军(华明),影视剧策划、监制。一级文学编辑,广东省影协主席团成员。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
上一篇:MOLI万站,正式上线